摘要
一、政策法规
2、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强调落实《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2、科研总结:超表面可将透镜尺寸缩小万分之一,推动AR/VR光学小型化;
3、第24届中国光博会在深开幕 全球逾3000家展商 规模突破24万平方米。
2、传Magic Leap ToB业务传不乐观,为了扭亏寻求光学组件代工、专利许可业务。
2、欧司朗将为AR眼镜Trixel 3激光扫描仪光引擎提供RGB激光二极管;
3、HTX Labs获美国国防部9000万美元AR/VR空军培训合同。
1、国创中心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硬核”上线;
2、Meta专利提出将AR/VR头显漏光偏离眼睛,从而提高对比清晰度。
一、政策法规
1、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发展元宇宙产业将极大开辟数字经济的新场景、新应用、新生态,培育经济新动能。特别是发展虚实融合互促的工业元宇宙,将进一步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是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发力点之一。《行动计划》按照长远布局和分步落地思路,从近期和远期两个层面做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近期,到2025年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体衡量标准上,包括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和治理等全面取得突破,培育3-5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打造3—5个产业发展聚集区,工业元宇宙发展初见成效,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形成一批标杆产线、工厂、园区,元宇宙典型软硬件产品实现规模应用,并在生活消费、公共服务等领域出现一批新业务、新模式和新业态。远景上,也从技术能力水平、产业体系、元宇宙新空间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即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形成全球领先的元宇宙产业生态体系,打造成熟工业元宇宙,营造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环境,建成泛在、通用、无感的元宇宙空间,推动实现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整体跃升。
《行动计划》提出了5大任务、14项具体措施和4项工程。5大任务,即“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培育三维交互的工业元宇宙”“打造沉浸交互数字生活应用”“构建系统完备产业支撑”“构建安全可信产业治理体系”。14项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丰富元宇宙产品供给”“构筑协同发展产业生态”“探索推动工业关键流程的元宇宙化改造”等,它们紧紧围绕5大任务,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各自的发力方向和突破点。4项工程,即“提升关键技术”“培育产业生态”“工业元宇宙赋能”“强化产业基础”,它们从技术、生态、赋能、产业基础等不同维度,进一步谋划布局产业突破口,为带动示范任务一、二、三、四的实践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平台。
2、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强调落实《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工信部曾在2022年11月发布了《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文件确定了虚拟现实后续发展路径,以推动虚拟现实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
日前,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并再次强调要落实《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升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并推动虚拟现实智能终端产品不断丰富。
对于日前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工信部表示要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电子信息制造业投入,并培育壮大新增长点,例如虚拟现实。
文件指出,要落实《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紧抓战略窗口期,提升虚拟现实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虚拟现实智能终端产品不断丰富。深化虚拟现实与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等行业领域有机融合,开展虚拟现实典型应用案例征集和产业对接活动,推动虚拟现实产业走深走实。
另外,工信部要求加快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加强Micro-LED等前瞻性产业布局,并且要推动面向VR/AR的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和电子测量仪器技术攻关,研究建立电子材料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在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方面,工信部指出要对AR/VR等领域推动标准制修订工作,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以及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等。例如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奖励递延纳税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二、行业聚焦
1、英伟达、高校研究员等提出3D感知注视重定向方法GazeNeRF
注视重定向是指在不改变latent参数的情况下,操纵人脸的输入图像,使得输出图像中的人脸看起来是朝着给定的目标方向。注视重定向存在一系列的应用,例如在元宇宙中增强Avatar的真实感。
现有的注视重定向方法将任务表述为二维图像处理问题,要么通过扭曲输入图像的选择像素,要么通过深度生成模型合成新图像。由于无法生成新的像素,图像扭曲方法不能模拟大的变化。另外,尽管2D生成模型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图像,并允许大的祖师方向变化,但它们没有考虑到任务的3D性质,并可能导致时空或identity不一致。
在名为《GazeNeRF: 3D-Aware Gaze Redirection with Neural Radiance Fields》的论文中,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英伟达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组成的研究人员提出将注视重定向重新定义为3D任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3D感知注视重定向方法GazeNeRF。
团队的方法利用了基于图像的条件神经辐射场NeRF的最新进展来继承生成高质量图像的能力。人脸和眼睛不是一个整体的3D结构,而是由两个3D结构组成。所以,研究人员使用神经辐射场模型将这两个结构建模为单独的feature volume。
团队提出的一个将3D感知引入注视重定向任务的方法GazeNeRF。考虑到注视重定向任务本身的3D性质,GazeNeRF由two-stream-MLP和对显式旋转组成。3D感知设计赋予了GazeNeRF在注视重定向任务方面的优势,并获得了多个数据集和消融研究的领先性能所证明。
(图源:网络)
2、科研总结:超表面可将透镜尺寸缩小万分之一,推动AR/VR光学小型化
在韩国浦项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的一篇论文中,团队总结了近来学界对超表面的研究趋势,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和商业化方向。同时,他们建议国家层面应该加大相关研究的支持力度。
从过往来看,超表面研究集中于光特性的充分操纵,而这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光学器件,如超透镜和光束衍射器件等等。然而,近来的研究已经将焦点转向将超表面与其他光学元件集成在一起。
在论文中,研究小组提出了集成超表面的研究和应用,包括与各种标准光学元件结合使用,例如LCD和LED。对于超表面的商业化,研究小组建议,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如何将超表面集成到常用设备中,并使其适用于日常生活。
另外,研究团队强调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包括超表面研究对未来光学器件产业和国家竞争力的影响。他们强调,国家层面的支持与合作对创新光学平台的发展至关重要。
团队解释道:“集成超表面来补充现有的电子技术代表了各种应用的另一种创新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行业可以持续努力和研究,并获得国家的支持,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

3、第24届中国光博会在深开幕 全球逾3000家展商 规模突破24万平方米
9月6日,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开幕。本届展会首次开启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2个展馆,展览面积突破24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汇聚全球3000余家优质展商,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技术到成套方案,为光电产业及下游应用提供新技术、新模式。
中国光博会设信息通信展、精密光学展&摄像头技术及应用展、激光技术及智能制造展、红外技术及应用展、智能传感展、光电子创新展、新型显示璀璨展等七大展,瞄准行业热点领域及市场需求,汇聚光芯片、光模块、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镜头模组、AR/VR、激光器、红外热成像、智能传感器、激光雷达、新型显示制造装备等热点技术和关键产品。
各大展馆人气火爆,各大专业论坛人头攒动。现场展示众多光电产业上下游技术、装备、产品,吸引全球客商前来探寻新风向、新合作、新订单;80多场会议活动,涵盖产业、应用、学术、国际四大主题,行业大咖探讨光电产业风口。
本届展会吸引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代表企业参展,带来大量具有创新性的全球光电技术及解决方案,为产业及下游应用的技术发展提供更多新思路。
本届展会更加重视汇聚中国科研力量,全方位展示中国光电前沿科研成果,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变革,助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同时,本届展会联合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首届“新型显示璀璨展”,汇聚全国显示产业链和技术链最专业的技术专家,最前沿的技术产品和技术资源,成为服务显示行业的专业盛会。
继在今年3月完成由韩国现代摩比斯、捷豹路虎旗下风投机构InMotion Ventures和Stellantis等提供的第一笔5千万美元C轮融资后,AR HUD开发商Envisics日前宣布已完成第二笔5千万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者包括M&G Investments。团队目前已经正式完成总计1亿美元的C轮融资。不过,他们未透露最新的估值。
基于全息技术的AR HUD正逐渐成为汽车厂商的重点关注领域。通过AR HUD,正前方的挡风玻璃可以以全息技术显示各种数字信息,例如方向和距离,用直观的方式引导驾驶。同时,挡风玻璃可以高亮突出周遭的行人和物体,从而帮助降低事故风险。
Envisics表示,他们正在与汽车制造商和一级汽车供应商合作,将专有的全息技术集成到下一代汽车HUD中。
他们宣称自家产品可以实现双图像平面,并提供更大的深度和三车道宽度,同时能效比传统的HUD高50%:“凭借令人难以置信的图像质量,一流的分辨率、亮度和饱和度,我们产品的性能远远超过标准的和当代的HUD设计。
(图源:网络)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随着苹果和Meta等巨头纷纷布局混合现实领域,曾经的明星独角兽Magic Leap正在寻求通过光学组件代工和专利许可业务来实现扭亏为盈。
这家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初创公司在2018年的估值曾高达64亿美元,并获得了阿里巴巴、谷歌和高通等投资者的支持。但这家公司面向消费者市场的头显并未受到青睐,并导致了裁员、重组和转向企业市场。
Magic Leap到2021年底的估值降至20亿美元。在这时,沙特阿拉伯的主权基金PIF选择注资公司并获得了相应的控股权。来在2022年,Magic Leap发布了全新的企业向头显Magic Leap 2。
不过,Magic Leap拒绝就其营收以及Magic Leap 2自去年上市以来的销量置评。
两位熟悉Magic Leap的人士表示,尽管销售数字并不令人印象深刻,但重要的是,这家公司能否最终拿下依然在测试其头显的企业客户。Maigc Leap的工厂有能力每年为300万台设备生产相应的光学器件,但产能远高于目前的需求。
但现在,这家公司似乎发现了一条全新的营收渠道:提供MR设备中至关重要的组件制造代工和知识产权许可。Magic Leap首席执行官·佩姬·约翰逊(Peggy Johnson)曾指出:“价值最高、最难、最复杂的领域是光学。这非常难以复制。所以,我们的知识产权、制造技术、能力和高产出率引起了业界的兴趣。”
尽管这家公司没有透露具体合作伙伴的名字,但团队表示已签署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并开始为“多家公司”生产代工光学器件。
四、企业动态
1、XREAL Air 2 系列正式发布,全新升级AR观影游戏娱乐体验
AR眼镜厂商XREAL今天正式发布了全新的XREAL Air 2系列产品XREAL Air 2和XREAL Air 2 Pro。另外,团队同时发布了由AR眼镜XREAL Air 2+空间计算终端XREAL Beam组成的XREAL AR空间屏套装。
其中,XREAL Air 2售价2599元,首发价2499元;XREAL AR空间屏套装售价3398元,首发价3298元。XREAL Air 2和XREAL AR空间屏套装将于9月6日9:00在天猫、京东“XREAL官方旗舰店”同步开启预售,9月12日10:00正式发售。XREAL Air 2 Pro售价2999元,9月19日10:00开启预售,而正式开售时间待公布。
(图源:网络)
微型投影仪开发商TriLite日前宣布,与智能传感器和发射器厂商欧司朗达成技术合作。其中,欧司朗将为TriLite用于AR眼镜的Trixel 3激光扫描仪光引擎提供RGB激光二极管。
Trxel 3号称“世界最小的激光扫描仪”。团队表示,它具有<320 mW的超低功耗,全彩色支持(>200% sRGB),以及出色的图像质量,并且旨在为智能眼镜和广泛的消费者应用提供AR解决方案。
(图源:网络)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日前宣布授予XR训练解决方案商HTX Labs一份价值9千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6亿元)的VR模拟器合同,目标是利用虚拟现实实现空军训练的现代化。
根据介绍,相关VR训练模拟器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谢泼德空军基地实现,并预计于2026年9月底完成。除了VR内容的定制和模拟器实现之外,合同同时要求HTX Labs提供相关的评估,回放和分析工具。
HTX Labs总裁克里斯·维雷特(Chris Verret)表示,公司与空军的合作将确保“关键训练实现现代化,减少美国空军飞行员扩展和维持沉浸式内容的障碍,而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创造并提供了一个改变一切的沉浸式学习平台。
五、 联盟动向
1、国创中心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硬核”上线
服务科研、助力科普,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仪器设备共享服务 “硬核”上线,现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共享啦!(截止时间2023年12月31日)
国创中心首批对外开放共享仪器设备,10台大型仪器,总价值逾千万。
(图源: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
六、 专利情报
1、Snap AR/VR专利提出一种在二维图像域实时检测场景变化的系统
视觉追踪装置可用于捕获图像。例如,在周一的第一会话上,用户佩戴AR设备在房间里走动,然后在周二的第二会话中在同一个房间走动。视觉追踪设备可以根据AR设备的图像数据,使用三维空间中的体素来检测场景的变化。然而,检测3D域的变化是资源密集型的,并且由于3D模型的3D重建的敏感性而可能导致不准确。
在名为“Scene change detection with novel view synthesis”的专利申请中,Snap提出了一种在二维图像域而不是三维空间中实时检测场景变化的系统。
系统首先使用视觉定位将第一会话的坐标系统对齐到第二会话。然后,系统应用NeRF模型生成新图像。NeRF模型使得系统能够在没有特定场景训练的情况下生成新图像。系统从新图像的特征中减去第一会话的第一图像的特征,从而识别场景变化。
(图源:USPTO)
对于XR头显而言,尽管紧凑的光学元件可以在重量和尺寸方面实现小型化,但这容易造成漏光等问题。在名为“Lightguide based illuminator for reflective display panel”的专利申请中,Meta提出了一种令漏光始终偏离用户眼睛,从而提高整体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专利描述的显示装置包括反射显示面板和用于照亮反射显示面板的照明器。反射显示面板反射照明光束,从而形成通过所述光导传播的图像光束。在光导中形成的漏光光束与图像光束共同传播,远离光导并朝向显示装置的视窗。
照明器可配置为引导漏光光束向视窗方向非平行传播,从而令图像光束和漏光光束在视窗中的任何位置都不重叠。
(图源:USP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