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2023.12.01期」全球虚拟现实行业前沿动态综合简报

发布日期: 2023.12.05

摘要

一、政策法规

1、浙江:到2027年虚拟现实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2、湖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奋力建设制造强国高地。

二、行业聚焦
1、韩国光学技术研究所成立“XR光学基地中心”;

2、研究:MR体验临场感可以用反应时间指标衡量;

3、中美研究员提出媲美人类手指的高分辨率精细纹理柔性传感AR/VR触觉系统。


三、融资并购
1、AR HUD解决方案商「锐思华创」宣布完成亿元A2轮融资;

2、Hololight完成1200万美元融资,以加速开发XR流媒体平台。

四、 企业动态
1、售价2499起!星纪魅族发布衍射光波导AR眼镜MYVU系列;

2、HTC推出全新VIVE自定位追踪器,强化XR互动体验;

3、LG电子宣布重组,将成立总部直属的XR事业部。

五、 联盟动向

1、传华为正开发VR眼镜,搭载旗舰处理器,明年推出;

六、专利情报
1、三星XR专利分享用脑机接口提供完整感官反馈刺激——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2、微软专利提出优化的空间环境3D映射更新方法

 一、政策法规

1、浙江:到2027年虚拟现实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近日,浙江印发了《浙江省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浙江虚拟现实及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行动计划》提出三方面具体发展目标。一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实时渲染、立体显示、人机交互、高性能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增相关专利1000项以上,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10项以上,基本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虚拟现实创新体系。

二是产业快速集聚发展。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骨干企业1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以上、相关软硬件产品1000项以上,打造若干虚拟现实产业园区,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虚拟现实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

三是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在工业生产、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体育健康、智慧城市、竞技娱乐等领域应用成效显著,形成创新示范应用场景30个以上、融合应用案例100个以上,推动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和产品实现规模化、特色化有机融合应用。

《行动计划》从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构建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和开放建设典型应用场景五大重点任务11项具体措施,并相应提出关键核心技术融合创新工程、全产业链条供给提升工程、虚拟智造场景建设工程、新型消费场景建设工程、智慧城市场景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

其中,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方面,《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加强融合应用技术创新。以需求和应用场景为结合点,推进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组织实施一批跨产业链、面向特定场景、具有市场潜力的融合应用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支持重点科研成果向下游应用企业转移转化,持续提升虚拟现实产品的技术成熟度和规模化应用水平。与此同时,提出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融合创新工程,重点发展近眼显示、渲染计算、感知交互、内容生产和网络传输等技术


2、湖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奋力建设制造强国高地

湖北经信系统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锚定建设制造强国高地目标,深入实施“七大行动”,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湖北力量。

一是实施产业集群“提能”行动,重构集聚发展新优势。深化“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产业集群推进机制,培育创建3家以上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光电子信息产业全国领先地位,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形成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打造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加快发展九个新兴特色产业,建立健全产业链“链长+链主+链创”机制,推动算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量子科技、现代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材料、低碳冶金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打造若干千亿级新兴特色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六个未来产业,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未来生物制造、下一代网络(6G)、精准医疗、氢能、深地深海深天等六个未来产业,打造一批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二、行业聚焦

1、韩国光学技术研究所成立“XR光学基地中心”

据韩国媒体11月27日报道,韩国光学技术研究院下属“XR光学基地中心”目前已经开业,约有50家光学相关企业出席中心开幕式,分享了XR光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市场现状。

XR光学基地中心总占地面积1960平方米,将在2022年至2026年期间投入共计15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0.84亿元),并以韩国光学技术和专家为基础,为韩国XR光学企业提供前沿的技术支持和专家培训。

通过建设光学特性计算系统、XR光学元件性能测量仪等中小企业难以直接搭建的XR专用光学设备,韩国光学技术研究院将得以支持企业对XR器件模块生产和技术进行测试和商业化,以帮助加强企业自力更生,快速进入市场

图片1.png

(图源:dnews

2、研究:MR体验临场感可以用反应时间指标衡量

日前,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Fatima Anwar进行了一项有关MR体验的临场感的相关研究。在之前,MR临场感其实是一项非常主观的判断以及感受,以往的实验数据主要基于调查对象的口头描述,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跟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偏差。对此,Anwar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以基于用户在MR体验中的反应时间或者用户与虚拟元素的交互速度来判断临场感。

论文中提到,临场感有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拟真性错觉(plausibility illusion)和地点错觉(place illusion)。前者指的是虚拟物体与真实物体的相似性,后者指的是虚拟物体是否符合现实的物理规律。

为此,实验团队进行了一个实验测试,团队设计了一个MR水果忍者小游戏,里面的道具可以进行相应调整,比如水果可以做得栩栩如生,也可以设计成卡通化风格(拟真性错觉)。此外,里面的咖啡杯有的基于合理的空间场景摆放,有的则是倾斜摆放(地点错觉)。实验结果表明,用户对栩栩如生的水果反应速度要高于卡通食物,此外,对于合理的咖啡杯的反应速度也要更高。

Anwar指出,反应时间是衡量存在感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因为它可以突出显示虚拟元素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干扰。“如果一个人感觉不存在,他们就会调查那个环境并找出答案,他们的感知认知集中在手头任务以外的事情上,因为他们正在试图弄清楚正在发生什么。”

论文指出,反应速度与临场感正相关,反应时间慢表明临场感低,反之则表明临场感高,即便实验数据集较小,预测准确率也可高达80%

图片2.png

(图源:网络)

 3、中美研究员提出媲美人类手指的高分辨率精细纹理柔性传感AR/VR触觉系统

南方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休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提出了一种人工感官系统,而它能够以类似于人类手指的高分辨率识别精细纹理,如灯芯绒和羊毛。团队表示,相关发现有助于提高机器人和假肢的微妙触觉能力,并在未来应用于虚拟现实。

机器人技术对触觉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这种功能通常是通过基于柔性触觉传感器的人工感官系统来实现。现有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大多专注于精确检测物理刺激,包括压力、剪切力和应变。然而,人工传感器在接触目标对象时往往缺乏感知和识别真实世界的能力。相比之下,人类的皮肤能够帮助感知和识别接触到的对象,尤其是指尖。

在研究中,南方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休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个柔性传感器的实时视觉人工感官系统,并引入时空分辨率作为决定感官系统纹理识别能力的标准。

所述传感器采用具有纳米级电容信号电荷分离的可调谐双电层,可产生高达519 kPa-1的超高灵敏度,而且它具有低至15 μm宽度和6 μm高度的空间分辨率。同时,低粘度离子材料的选择以及微结构设计使传感器能够快速响应高达400 Hz的高频振动,高频分辨率为0.02 Hz。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机器人的感知能力、人工假肢患者的感觉恢复、以及基于触觉的虚拟现实

图片3.png

(图源:网络)
三、融资并购

1、AR HUD解决方案商「锐思华创」宣布完成亿元A2轮融资

近日,AR HUD解决方案商Raythink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思华创")宣布获得相城基金、前海母基金,中皋万泰等多方联合投资,正式完成A2轮融资,总金额达到亿元人民币以上。

据称,本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量产及产线扩建等业务方面,主要包括光源技术和软件技术的研发迭代、多个定点项目的量产计划、苏州高铁新城二期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团队培养。

据了解,锐思华创创立于2019年,作为AR显示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研发AR HUD及相应软件应用。在车载HUD和AR HUD市场中,以光学、OpticalCore 、AR Generator SDK、算法、结构和硬件等核心技术,研究出可达到连续变焦显示效果的AR HUD技术,LBS技术也已进入最后的车规认证阶段

图片4.png

(图源:网络

 2、Hololight完成1200万美元融资,以加速开发XR流媒体平台

近日,总部位于奥地利的科技公司Hololight宣布完成了新一轮1200万美元的融资,以加速开发其XR流媒体平台Hololight Hub。

该轮融资由欧洲成长型股权投资者Flatz Hoffmann领投,其他主要投资者包括EnBW New Ventures、Bayern Kapital和Future Energy Ventures。该轮融资是继2021年A轮融资之后,该公司的总融资额达到2700万美元。

据Hololight首席运营官Hasbinger称,该流媒体平台允许托管VR/AR应用程序,然后将其流式传输到移动设备。Hololight Hub不仅提高了沉浸式内容的质量、访问和安全性,同时简化了管理和部署,改变XR体验。

据称,Hololight创立于2015年,目前为15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其中包括宝马、诺基亚等

图片5.png

(图源:网络

四、企业动态

1、售价2499起!星纪魅族发布衍射光波导AR眼镜MYVU系列

11月30日,星纪魅族集团在武汉举办“魅族秋季无界生态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上,传闻已久的AR眼镜新品——MYVU唯我独见系列也终于浮出水面。

本次发布的AR眼镜包括两款:

第一款是MYVU Discovery探索版,采用一体化设计,支持全天候佩戴,售价9999元。

树脂材质衍射光波导光学方案+全彩Micro LED屏幕,眼镜本体设计非常接近普通眼镜,支持自适应可拆卸鼻托、可拆近视镜片以及磁吸墨镜片。产品重量约71g,铝镁合金为主要材质,在产品工艺方面融入了拆件镂空设计,包含轻量化零件139枚,单款产品需要839道工艺组装而成。

第二款产品为MYVU,相比Discovery更为轻薄时尚,多种外观可选,同时还提供了可以完全定制的玳瑁色。

MYVU AR眼镜同样采用单层树脂衍射光波导+Micro LED屏幕,不过为单绿色光引擎,入眼亮度达到2000nits,透光率达到80%以上,镜腿处设置0.5mm超线性双扬声器,可以实现优质的音效,并且通过QQ臻品认证。相对于Discovery,MYVU的重量仅43g,也支持指环交互

图片6.png

(图源:网络

2、HTC推出全新VIVE自定位追踪器,强化XR互动体验

11月29日,HTC VIVE发布支持XR一体机与PC VR串流的全新追踪器VIVE自定位追踪器,VIVE自定位追踪器售价1699元,VIVE无线接收器售价399元,适用于游戏娱乐、运动训练、动作捕捉及行业应用等各个领域,将XR体验的交互性、实用性和表现力提升至全新水平。

VIVE自定位追踪器详细参数如下(更多细节及信息更新,请参见HTC VIVE官网):

重量:94g;电池续航:7小时;连接:支持2.4 GHz和5 GHz Wi-Fi连接,最远操作距离可达10米;追踪方式:6DoF inside-out追踪。

据介绍,VIVE自定位追踪器搭载的两个宽视场角摄像头,使其能够在三维空间中实现精准的自我追踪,每个头显最多可同时使用五个VIVE自定位追踪器,带来卓越的全身多点追踪体验。VIVE自定位追踪器完美适配HTC VIVE的一体机头显VIVE XR精英套装和VIVE Focus 3,无需基站等外部追踪解决方案,不久的将来还可支持OpenXR和PC串流至SteamVR

图片7.png
(图源:网络
3、LG电子宣布重组,将成立总部直属的XR事业部
日前,LG电子宣布进行组织变革,除了新成立海外销售和营销公司外,该公司的家庭娱乐部门还将新创建一个XR扩展现实团队,以更深入地研究未来业务。此前,LG电子已在开发一款计划于2025年推出的XR设备。
该公司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公司重组的重点是通过加强组织能力和业务竞争力来加速今年7月份宣布的2030年未来愿景进度,实现向超越家电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公司的转型,连接和扩展家电以外的客户的各种空间和体验

图片8.0.png

(图源:LG)

五、 联盟动向

1、传华为正开发VR眼镜,搭载旗舰处理器,明年推出

当地时间 11 月 27 日,在社交平台 X 上,有博主透露了华为的 XR 硬件产品开发计划,以应对苹果明年即将上市的 Vision Pro。

该博主没有透露这款“旗舰处理器”的具体型号,但考虑到 Apple Vision Pro 由 Mac 级的 M2 和 R1 协处理器驱动,华为将不得不采用类似的配置,麒麟 9000S 或占据一席之地。考虑到华为本身就有具备芯片设计能力,对于 R1 类似的 XR 协处理芯片的全新推出并并非不可能。

另外,华为的目标是轻量化,与苹果 Vision Pro 一样,据说电池从外部连接到头显,并由专用风扇进行散热管理,这是 Apple Vision Pro 所缺少的附加功能,或是一个亮点之一。

除此之外,他在另一篇推文中还提到,华为的前子品牌荣耀也在寻求推出 AR 眼镜,但目前尚不清楚其设计和其他硬件的细节。该爆料者并未提及华为首款 VR 眼镜将生产多少台。以三星为例,据报道这家韩国巨头的批量生产量仅为 30,000 台,因此我们可能会看到华为发布大约相同数量的产品。当然,不排除更乐观的预期数据

六、 专利情报

1、三星XR专利分享用脑机接口提供完整感官反馈刺激——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一份名为“Information gen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的相关专利申请中,三星提出将脑机接口用于XR的感官反馈刺激领域。

这家公司认为,在XR技术中,各种感官模拟主要是基于传感器实现。但每一种感官模拟都是通过一种传感器来实现,所以过程操作繁琐。另外,传感器不够全面,所以有诸多模拟无法实现。换句话说,使用相关传感器所获得的效果与真实相去甚远,用户无法获得逼真的模拟。

所以,三星提出可以利用脑机接口设备来提供逼真的感官模拟。其中,系统可以获取关于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相对于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然后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来确定与目标对象相对应的感官信息,最后将感测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脑机接口设备来刺激用户。

图2示出了相关的信息生成流程图200。根据示例实施例,所述信息生成方法可包括获取用户相对于虚拟环境中目标对象的相对位置信息的操作201。

在一个实施例实施例,可以将相互合作工作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称为执行实体。执行实体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实时获取所述直角坐标系中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虚拟环境中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相对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相对位置信息

图片8.png

(图源:USPTO

2、微软专利提出优化的空间环境3D映射更新方法

在名为“Updating a 3d map of an environment”的专利申请中,微软提出了一种优化的3D映射更新方法。

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描述了用于更新环境的3D映射的方法,所述3D映射包含描绘环境的传感器数据项,每个传感器数据项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关变量。关联变量的一个示例是捕获设备的姿态。关联变量的另一个例子是landmark的3D位置。在通信网络的管理节点上,接收传感器数据项。传感器数据项通常是已被捕获设备捕获的任何数据项。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接收的传感器数据项计算图形。例如,接收到的数据用于计算图形。计算图包括节点和边,表示所接收的传感器数据项中的至少一个变量的节点和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边。

所述通信网络的管理节点将所述映射划分为多个子图。对映射进行分区,以减少子图之间共享的变量数量。所述多个子图中的每一个分配到所述通信网络的各自工作节点。在每个工作节点,计算变量的更新值。采用基于共识的近端算法等共识过程来更新子图之间共享的变量值。根据变量的更新值更新环境的3D映射

图片9.png

(图源:USP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