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2024.09.01期」全球虚拟现实行业前沿动态综合简报

发布日期: 2024.09.02


一、政策法规

1、福建省发布元宇宙产业发展计划 目标2026年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2、2024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R销量大涨49%。

二、行业聚焦
1、华为、清华研究员为稀疏传感器重建全身运动提出身体姿势图框架;

2、研究员将头部运动模式作为晕动症检测生理标记,准确率达76%;

3、上海交大提出“运动增强全息术”,通过移动特殊全息图实现逼真3D全息显示

三、融资并购
1、eXeX获58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以AI和空间计算技术优化外科手术;

2、混合现实解决方案商Verofax Limited获得300万美元融资

四、 企业动态
1、雷鸟创新与博士眼镜成立合资公司,携手开启AI眼镜新时代;

2、Meta彻底放弃自研AR芯片项目;

3、Meta混合现实头显“Puffin”曝光:重110克以下,外置电池/计算硬件

五、 联盟动向

1、欧菲光发布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 111.07%

六、专利情报
1、苹果发明用于未来视觉中心头显的鼻部跟踪传感器;

2、Meta智能眼镜专利:带有可调光学透镜的宽视野光学透镜组件

 一、政策法规
1、福建省发布元宇宙产业发展计划 目标2026年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8月26日,福建省数据管理局与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福建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抢抓元宇宙产业发展机遇,培育技术创新高地,引导产业健康安全高质量发展,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

该计划明确了福建省元宇宙产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以期到2026年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元宇宙产品和解决方案。

行动计划》强调了政策引导、开放协作、场景牵引和创新驱动等基本原则,提出到2026年,福建省将在元宇宙技术攻关、产品开发、数字业态、场景应用和基础支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计划中特别提到,将建成30个元宇宙领域的创新平台,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并培育100家以上元宇宙领军企业,形成多个元宇宙特色产业集聚区。

为实现这些目标,福建省将重点推进元宇宙技术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聚焦新型显示、感知交互、内容生产等关键技术攻关,并围绕关键器件、交互终端、内容生产工具等核心产品进行创新突破

图片1.png

(图源:网络

2、2024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R销量大涨49%

8月26日,洛图科技发布了新的《中国VR/AR设备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据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XR设备(AR和VR)的全渠道销量为26.1万台,同比下降20.4%。

其中,VR和AR设备的市场表现大相径庭。今年上半年,VR销量同比下降了41%,而AR销量则同比增长了49%,成为整体XR市场增量的主要来源。

洛图科技表示,电商是消费级XR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根据洛图科技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XR设备在中国线上公开零售市场(不含抖快等内容电商)的销量占全渠道的43.4%,为11.5万台,同比下降17.6%;销额为3.5亿元,同比下降20.5%。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线上市场,AR的销量开始超过VR。到今年上半年,AR在整体XR线上市场的占比已经达到55.5%,而去年同期仅为30.6%。

此外,今年上半年,AR产业在资本市场颇为火爆。XREAL、Rokid、雷鸟创新、INMO、INAIR等五家领先的AR企业均有融资动作,且有四家都在亿元人民币级别

图片2.png

(图源:网络

二、行业聚焦

1、华为、清华研究员为稀疏传感器重建全身运动提出身体姿势图框架

利用稀疏传感器数据估计3D全身姿态是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中重建真实人体运动的关键技术。然而,将稀疏传感器信号转化为全面的人体运动依然是一个挑战,因为普通VR系统中稀疏分布的传感器无法捕获整个人体的运动。

在一项研究中,华为、清华大学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企业和机构组成的团队利用精心设计的身体姿势图(Body Pose Graph/BPG)来表示人体,并将挑战转化为图缺节点的预测问题。

在这个基础之上,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BPG的全身运动重构框架。为了建立BPG,首先赋予节点从稀疏传感器信号中提取的特征。来自不同传感器的可识别关节节点的特征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进行合并和处理。使用时间金字塔结构捕获时间动态,而关节运动中的空间关系通知空间属性。所得到的特征作为BPG节点的基本元素。

为了进一步完善BPG,通过包含反映不同关节关系的神经网络更新节点特征。实验证明所述方法的有效性达到了最先进的性能,特别是下半身运动,优于其他基准方法。另外,消融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框架中每个模块的有效性。

图片3.png

(图源:网络

2、研究员将头部运动模式作为晕动症检测生理标记,准确率达76%

对于虚拟现实而言,晕动症依然是一个关键的普及障碍。在一项研究中,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团队探讨了头部运动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晕动症检测生理标记。

与传统的标记不同,头部运动提供了一个连续的、非侵入性的测量,可以通过嵌入在所有商用VR头显中的传感器轻松捕获。团队使用了一个涉及75名被试的公开数据集,并分析了六个轴的头部运动。

然后,他们对头部运动数据集及其衍生品(包括速度、加速度和抖动)进行广泛的特征提取过程,包括统计特征、时间特征和光谱特征。接下来,他们采用递归特征消去法来选择最重要和最有效的特征。在一系列实验中,研究人员训练了各种机器学习算法。

结果表明,根据头部运动预测晕动症的准确率为76%,精度为83%

图片4.png

(图源:网络

 3、上海交大提出“运动增强全息术”,通过移动特殊全息图实现逼真3D全息显示

全息显示器能够实现像素级深度控制和像差校正,是下一代AR/VR的关键技术。但传统的全息系统受限于空间带宽积,这使得它们无法再现逼真的3D显示。

时间复用全息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不同的斑点图案,然后将它们平均以实现无斑点的3D显示。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具有超快刷新率的空间光调制器,而目前的算法无法以这种速度更新全息图。

为了克服上述挑战,上海交大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架构Motion-enhanced Holography:通过不断移动特殊的全息图来实现逼真的3D全息显示。研究人员引入了一种迭代算法来合成Motion-enhanced Holography。

数值模拟证明,与传统全息系统相比,所述方法在3D焦点堆栈的峰值信噪比提高了10 dB。另外,他们在光学实验中验证了这一想法,利用高速高精度可编程三轴位移平台显示了全彩和高质量的3D焦点堆栈。

得益于提供像素级深度控制、像差校正和紧凑外形的强大能力,全息显示器是下一代AR/VR显示器的理想候选。计算机生成全息CGH是一种合成全息图形的数字仿真方法。然后可以将全息图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通过激光照射动态再现3D虚拟对象的波前

图片5.png

(图源:网络)

三、融资并购

1、eXeX获58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以AI和空间计算技术优化外科手术

利用AI和空间计算优化外科手术的医疗科技公司eXeX宣布成功完成58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这是该公司成立两年后的又一里程碑。

eXeX公司成立于2022年,建立了一个平台,使外科团队能够更高效、更准确地安排员工入职并完成外科手术。公司已为其技术申请了专利,该技术已在全球三大洲的2000多例手术中得到应用。

eXeX还宣布任命Michael Dykier为首席技术官(CTO)。他在加入eXeX之前是DAS Labs的创始人,和MR软件开发先驱。他为团队带来了AI和沉浸式技术方面的丰富经验。

eXeX将于2025年初投入商用,最初将在美国和英国的部分医院使用。

图片6.png
(图源:网络)
 2、混合现实解决方案商Verofax Limited获得300万美元融资

混合现实体验解决方案提供商Verofax Limited日前宣布,获得3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包括Plug & Play Tech Center、Navig8 Group、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ove Capital UK、Jawa Brothers Advisory、以及Alzamil Pedco CVC和Tracecore CVC等。

Verofax专注于利用诸如混合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来优化“游客、购物者和品牌营销体验”,并允许目的地、零售门店和体育场馆提供交互性体验。

对于这笔300万美元的融资,团队将用于支持在中东和欧盟的项目。

Verofax评价道:“我们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游客提升他们的体验,并在增强现实中提供游戏化体验。这可以帮助企业和品牌提升其营销效率,推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沟通。我们非常高兴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他们将帮助我们加速人工智能引导解决方案和AR游戏化体验,并通过他们的集体网络和建议实现增长。”

Jawa Brothers Advisory则表示:“我们的投资宗旨是支持利用AI/AR和Web3等最新技术,设置新服务类别的成长型初创公司。我们对Verofax团队印象深刻,并且非常高兴能参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的创业公司的A轮前融资。”

图片7.png

(图源:网络

四、企业动态

1雷鸟创新与博士眼镜成立合资公司,携手开启AI眼镜新时代

8 月 29 日,消费级 AR 领先品牌雷鸟创新与国内眼镜零售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博士眼镜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基于雷鸟创新在 AI+AR 眼镜领域的工程技术能力,以及博士眼镜在专业视光、设计、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开展新一代 AI 眼镜的研发设计、销售、营销与服务等工作,首款产品将于今年年底发布。

事实上,雷鸟创新与博士眼镜的合作由来已久。2022 年,雷鸟创新便与博士眼镜成立了联合实验室,此后,博士眼镜更是参投了雷鸟创新首轮融资。本次合作将诞生业内首个科技企业与专业眼镜验配终端联合投资的公司,基于新的平台,双方将以一种更加深度和紧密的合作形式,在 AI 眼镜时代为用户带来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图片8.png
(图源:网络
2、Meta彻底放弃自研AR芯片项目

早些时候,Meta内部曾有一个自研芯片计划,这些芯片旨在用于旗下的可穿戴消费电子产品当中,不过由于企业控制成本的需要,这一计划并未能得到很好实施。而到了现在,Meta经历了2023年的“效率年”之后,这一计划已经彻底宣告结束。

去年10月以来,Meta芯片团队的数十名员工已被解雇,而随着今年新一轮裁员到来,芯片团队可能仅剩与供应商沟通所需的“少数关键人员”。

以AR眼镜为例,一开始的时候,Meta计划为AR眼镜产品设计专用芯片,并用于Ray-Ban Meta以及今年可能发布的代号为Orion的AR产品当中,不过Meta随即改变了计划,转而与高通合作。

Meta可穿戴设备芯片的设计工作由硬件部门的芯片团队负责,消息人士指出,该团队曾为AR眼镜开发三款独立的芯片:一款用于“puck”,即眼镜的非可穿戴处理器部分;一款用于眼镜内部,主要用于图像识别;另一款则是眼镜内部处理器,这些芯片的项目名称分别是 Armstrong、Avogadro 和 Acropolis。此外,他们还计划开发一系列较小的芯片,如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PMIC),但这些计划也被放弃了

图片9.png
(图源:网络
3、Meta混合现实头显“Puffin”曝光:重110克以下,外置电池/计算硬件

8月29日,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发布博文,曝料Meta公司正在开发代号为“Puffin”的混合现实头显设备,重点解决现有产品笨重的痛点,并有望于2027年发布。

报道称,马克・扎克伯格及其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在产品路线图审查会上,取消了代号为“La Jolla”的高端头显,但批准了这款代号为“Puffin”的头显,两者的定位和研发方向存在差异,不过均目标2027年发布。

据悉,这款代号为“Puffin”的头显,在尺寸方面要比现有的Quest头显产品更精致小巧,且重点在于更加热性化,不需要手持控制器,使用先进的手势和眼球跟踪技术。

“Puffin”的外观更接近于眼镜,Meta希望将其重量控制在110克以下。此外,“Puffin”主要是通过外置电池和计算硬件实现,将这些元件整合到一个球内,Meta希望进一步减少这个球的体积,未来可以放进用户口袋中。

与之相比,Meta Quest 3不带肩带和面部接口时约重400克,带肩带和面部接口时约重515克。其中,电池约重70克

图片10.png

(图源:网络)

五、 联盟动向

1、欧菲光发布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 111.07%

8月26日消息,欧菲光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 95.36 亿元,同比增长 5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914.45 万元,同比增长 111.07%。


图片11.png

(图源:网络)

六、 专利情报

1、苹果发明用于未来视觉中心头显的鼻部跟踪传感器

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正式公布了一项苹果的专利申请,该专利涉及未来的头戴设备,包括用于向用户展示图像的光学组件。

苹果指出,光学组件可以相对移动。头戴式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鼻部跟踪传感器,用于跟踪鼻子相对于光学组件的位置和/或用于在调整光学组件时检测鼻子表面位置的变化。

头戴式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向用户呈现图像的光学组件。每个光学组件可以具有显示器和镜头,通过该镜头可以将显示器上的图像呈现到相应的眼罩中。可以使用电机来调整光学组件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的用户瞳距。可以使用凝视跟踪器来测量用户的眼睛以确定光学组件的目标位置。头戴式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鼻部跟踪传感器,用于检测鼻子的位置和/或用于测量光学组件调整时鼻子表面的位置变化。

头戴式设备中的控制电路可以使用来自鼻部跟踪传感器的信息来确定光学组件是否太靠近鼻子。鼻部跟踪传感器可以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摄像机。红外摄像机可以被配置为在鼻子被发光二极管的鼻部照明照亮时捕获鼻子至少一部分的图像

图片12.png

(图源:USPTO

2、Meta智能眼镜专利:带有可调光学透镜的宽视野光学透镜组件

可穿戴设备中的摄像头需要满足小尺寸、低功耗、快速响应时间和机械可靠性等设计要求。由于所含设备的可穿戴特性,小尺寸(更轻的重量)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

在可穿戴设备中,可用功率是另一个设计约束。此外,机械可调镜头等移动部件可能会增加可穿戴设备的故障风险,因为掉落、撞击等可能性更高。因此,自动对焦和光学变焦等摄像头功能可能是理想的,但这会增加功耗、尺寸和可靠性风险。

在一些示例中,具有电控可调透镜和光圈光阑的光学透镜组件可用于为摄像头提供自动对焦、光学变焦和/或类似功能。可调光学透镜可位于光学透镜组件中的第一光学透镜和第二光学透镜之间,该组件包括任意数量的负或正光学倍率透镜和/或其他光学元件,例如偏振器、四分之一波片、光学滤光片等。可调光学透镜的光学轮廓可通过电压控制的薄膜压电致动器(例如,铅锆钛氧化物 (PZT) 膜)进行修改。通过可调光学透镜,除了自动对焦和光学变焦功能外,还可以为相机实现宽视场 (FOV)(对角线方向大于 100 度的视场 (FOV)),而无需增加光学透镜组件的长度或添加多个元件(例如针对不同视场添加不同的光学透镜组件)

图片13.png

(图源:USPTO